当前位置: 227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发改规划】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优秀范文】

| 来源:网友投稿

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根据区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哈尔滨市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思路》编制的,是我区“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优秀范文】


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根据区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哈尔滨市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思路》编制的,是我区“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正值新区成立。新区成立后,我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资源、交通、人才、科技等优势进一步显现。五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下,以建设“经济强区、靓丽城区、和谐新区”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整合区域资源,发挥突出优势,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预计到2010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年均增长13.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33亿元,年均增长44.2%。财政收入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20.8%。农村人均收入7881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2.3%,年均增长13%。为“十一五”收官划上圆满句号,为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全区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工业经济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立足区情,加大对规模工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规模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区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55户,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43户,列全市首位。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69.6亿元,同比增加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1%。依托区位优势,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机电园一期已入驻企业21户,实现投资14亿元,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机电园二期(食品医药园)已完成1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整,拟入驻企业6户,计划投资11.5亿元,明年正式启动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区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入驻的企业已全部投产。两个园区的快速建设,为实现我区产业集聚提供了平台。全区发电配套企业已发展到86户,实现产值243亿元,利税24亿元。

——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坚持物流强势和三产壮大战略,三大商圈持续发展壮大,人气、商气进一步聚集,影响力不断扩大。动力商圈大学电子数码广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安埠商圈延福地下商业街开工建设,万达商圈基本确立。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推进国际冰雪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和伏尔加庄园、东平满族风情园为核心旅游产业带建设,积极扩大北大荒农业园知名度、影响力,集生态游、风情游、工业游、冰雪游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加速形成。龙运物流园区经过近三年的建设,现已投入运营,发展态势良好。公共信息物流平台完成地基基础、货运交易信息服务系统、货款结算系统、园区管理系统等软硬件建设;铁路集装箱枢纽物流中心土地预审获国土部批准;诺林化工物流中心已完成一、二期建设,三期新增用地手续获省国土厅批复;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实现试运营。预计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8.6亿元。

——大项目建设有效实施。深入落实项目牵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质量高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五年来,先后谋划和建设大项目近100项,实现投资140亿元,为建设经济强区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立项398项,计划投资131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达到998万平方米和415万平方米。

——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到2010年末,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78亿元,年均增长15.6%。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扩大新增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扎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区建设,各类养殖专业村发展到30余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加强农村生态绿化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机械化水平达到76%。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到49家,民主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不断增加非农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9%,预计实现劳务创收2.08亿元。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通乡公路建设160公里,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建棚室1289亩。民生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区政府投资近千万元,新建桥梁6座、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9项、建设户用沼气701处、建大型沼气工程1项、大型沼气池5个、建成沼气物业管理站3处。

——高科技产业不断壮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机电配套、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高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户,实现产值35.7亿元、利税11.5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60户,实现产值185亿元,利税17亿元。区财政投入持续增长,2010年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1.4%。创建了国家火炬计划哈尔滨发电设备产业基地,发电设备配套企业达到86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称号。

——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57户企业实现改制,企办学校、医院分离移交任务全部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顺利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同时,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五年实际利用外资9775万美元,累计进出口贸易额0.4亿美元。

二、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区重点推进并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公路、铁路周边改造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有效提升城区面貌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累积实现投资37.8亿元,打通道路8条,结构性升级改造街路88条、维修260条,新建、硬化农村柏油路100余公里,45万平方米。惠民工程实现新突破。新增廉租户3209户,累计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870万元,实现实物配租277户,14119户家庭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资格,共有1131户家庭中号,享受货币补贴。完成旧有庭院改造646个,建设休闲广场53个、硬化绿化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61.01公顷,新植树木94.18万株。绿化覆盖率由26.54%增至28.92%,绿地率由24.39%增至26.83%,公园绿地面积由255公顷增至30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59㎡增至4.24㎡。

棚户区改造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区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分别启动了果园街、带钢厂、轧钢街等49个改造项目,拆迁面积171.4万㎡、拆迁户数10498户,建筑面积620万㎡,其总量居全市前列。经过艰苦努力,被拆迁户部分已顺利回迁入户,稳定和谐,群众满意。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三级平台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庭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机械化保洁水平。加大了市容环卫设施设备的投入,投资近亿元,新增果皮箱1550个,垃圾收集桶3221个,设钩臂式垃圾箱100个,新增机械化清扫设备100台,清冰雪机械设备107台套。全面提升了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80%,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教育优先地位,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投资1.5亿元,全面实现了“双高普九”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企校剥离工作,接收市属企办校21所、省属企办校7所、中央直属企办校15所,接收教师3674名。启动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工作,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80所减至59所,基础教育阶段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跻身全市先进行列。以满足群众文体活动需求为切入点,坚持文体为民,文体惠民。打造了“香飘万里”文化活动品牌,举办文体活动1000余场,完成4个乡镇文化活动站建设,实现农村书屋全覆盖。以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投入800万元建设了全市硬件设施最好的香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门诊和幸福医院综合楼。投入近3500万元,对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370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进行了改扩建。20个村卫生所(室)达到省级建设标准。积极推行新农合制度,全区参合人数达77152人,参合率100%。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创业促就业成效明显。失业率控制在4%之内,社会保险覆盖率逐年增加。人才强区战略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了新的人才分类管理和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投入专项救助资金1000万元、7600户14982人纳入城乡低保。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投入社区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新建达标社区基础设施82处。为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入120万元建成3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社会养老床位达到921张。关注残疾人事业,投入3500万元建设了残疾人培训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等项目,受到残疾人的欢迎。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落实各项责任制,加强人员、装备配备,投入2.6亿元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第二章: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将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这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省市看,“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全面提速,市委市政府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的实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机遇,做为全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的香坊区,有“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必将跻身于全市强区行列。

二、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沿海地区出口产能大量积聚,将挤压国内产品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市相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国内形势看,传统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我市面临同样的转型挑战。城市发展竞争压力 不断加剧。特别是国家将调整现行的货币财政政策,收紧土地指标,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强排放控制,提高节能要求等政策变化,这对城市扩张和工业集聚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我市的发展形势看,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对国家给予的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政策利用的不够,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也进一步呈现。“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

就我区而言,新区成立后,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市委、市政府新战略的实施,挑战将会更加严峻。一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还不够合理,经济质量和社会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作为老工业城区,存在着历史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综合各种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期和积极应对挑战的战略竞争期。我们必须坚持超越自我,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发展观念,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我区的区位优势,“三大”集中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

第三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为主题,以“三区”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全面实施“南拓、东扩、中兴”发展战略,重点打造香东新城和香南新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发展原则:

1、坚持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满足全区人民迫切发展的愿望,实现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必须坚持跨越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和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全面和重点,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和缩小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

3、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既有比较优势,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4、坚持绿色增长。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快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坚持共建共享。坚持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富民与强区的有机统一,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主要目标: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0.79:60.24:38.97达到“十二五”期末的0.5:54.5:45。区本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下。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14520元,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第四章: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我区重点实施“南拓、东扩、中兴”战略,打造香东新城和香南新区,进一步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实施“南拓”战略,打造香南新区

在哈南工业新城—香坊工业园区已有的16.9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沿四环路向北外延至三环路以南部分区域规划在香南新区范围之内,外延面积34.89平方公里,使新区面积达到51.79平方公里。形成东至阿城、南至平房、西至南岗、北至三环路,以三环、四环为“两横”,以哈西延长线、京哈路、哈五路、征仪路、江南中环路、哈阿路和红旗大街延长线为“七纵”的“两横”、“七纵”沿路发展的香南新区,拓展香坊区南部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食品医药、机电配套、现代物流、旅游居住、现代农业、新型材料等行业。经过五年的发展,使香南新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实施“东扩”战略,打造香东新城

在东部地区化工路至四环路区间87平方公里区域内建设香东新城。新城将以阿什河自然生态水系为线,以建设全省旅游名镇—成高子镇和幸福镇为点,以香坊工业新区、北大荒农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建设哈尔滨对俄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北大荒产业园和农垦新城、成高子旅游名镇和伏尔加庄园、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中心带,将我区东部建设成民俗旅游区、绿色农业区、物流中心区、现代工业区、生态居住区为一体的现代都市新城。

三、实施 “中兴”战略,加快中心城区提档升级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以中心城区提档升级为主线,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载体功能,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大型企业搬迁、路网结构升级改造、庭院广场改造、三大商业圈提档升级等工作,努力把香坊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良、综合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精品城区。

第五章:农业现代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9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6.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3%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520元。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灌溉井总数达到411眼;加大投入力度,实现通乡通村主干公路全部硬化目标;以建设信息化试点村为契机,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利用网络拓宽农副产品外销渠道,扩大订单范围和种类;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至2015年棚室面积要占总种植面积的25%,农村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1%。

二、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利用东西部地区近13万亩耕地连片集中的优势,建设10万亩无公害饲料、3万亩无公害秋菜两个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猪禽繁育、无公害特色养殖、无公害奶(肉)牛三个畜牧业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一个,实现东西部远郊地区畜牧业产值达到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70%以上。建设万亩绿色棚室果菜、200亩有机食用菌种植业生产基地两个,建设2.5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一个,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一个。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新建农贸市场2处,农产品季节性交易市场2处。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三、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农业绿色无公害产业,全区保护地栽培面积比“十一五”期未增加 9%,达到5600亩。绿色无公害玉米、水稻、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量达到12万吨。争取国家、省、市级绿色A级食品认证的产品达到60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无公害肉牛、生猪、肉鸡生产规模达到1万头、12万头和240万只。

四、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到2015年,劳动力转移率达到61%以上。

五、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颁(换)证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和公司企业流转。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搞好试点村镇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实施朝阳镇、成高子镇、幸福镇小城镇改造项目和黎明办事处城中村改造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第六章:新型工业化

继续坚持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强化工业经济主导作用,整合资源要素,突出区情优势,加速低碳能源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促进工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

一、加快规模工业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重点发展低碳能源装备制造配套、生物制药、包装印刷、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行业。加快扩张其经济规模,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扶持产值达5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10户。重点安排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个,计划实现总投资额15亿元左右。

二、加快园区建设

一是全面建设食品医药园1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和已入驻的双汇食品、亿海集团、哈粮食加工中心等投资超5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做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同时加快剩余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的申报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食品医药行业为重点,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到2015年,完成食品医药园5平方公里的建设,将园区建设成为省内最大的食品医药园区。二是重点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铁路集装箱中心、北大荒物流、商德国际金属中心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形象。把两个园区建成“有企业、有形象、有效益、有增量”的现代工业园区。

三、加快能源和节能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华电六期投资27.6亿元的60万机组项目,中再生资源加工中心投资6.8亿元的废纸、废塑、废钢铁、废家电回收再加工项目和投资4.4亿元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重点扶持鸿盛集团等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易地建设项目。推进医药、食品、机械、热电等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试点,建立健全生产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推进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合理建设道路绿带、公园绿地、规划水系有机结合的网络化生态景观体系,全面提升城区环境。

第七章:现代服务业

坚持三产壮大方针,依托现有的商业、交通和基础优势,把我区建设成为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电子信息业、金融服务业繁荣,集居住、行政办公、文化科技、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城区。

一、加快现代物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

继续实施物流强势发展战略,在积极扶持已运营的龙运物流、商德物流、化工物流等项目的基础上,加快龙运物流二期、商德国际金属续建项目、诺林化工三期和北大荒物流、铁路集装箱物流的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在明年全部开工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运营并发挥其整体效应,把我区打造成为市域现代物流中心。着力建设和完善孙家站生产资料市场、金谷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中医药产品批发市场、东农兽药饲料批发市场、和平金属钢材等批发市场,实现批发市场的特色专业化。

二、 发展完善三个商业圈拓展辐射范围

“十二五”期间,推进大学电子数码广场建设,通过安乐街棚改项目的实施和动力广场地下人防工程的扩展,进一步丰富动力商圈业态,打造现代化新商圈。修订完善并启动实施安埠商圈的整体改造规划。以通乡商店为轴心,东起红旗大街,西至横道街,南起通站街,北至公滨路,改造区域占地面积4.4公顷。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彻底改变安埠商圈的环境面貌,使其形成独特的商住新区。推动万达商圈提质升级,扩大知名度和辐射力,建成区域中高档商服中心。

三、发展壮大旅游业

突显地域资源特色,加快构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哈尔滨开埠地文化为重点,深入发掘金源文化、特有工业文化、传统道教文化、异域风情文化、北大荒现代农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旅游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阿什河与马家沟流域二个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高子旅游名镇,重点开发阿什河流域资源,将阿什河流域建设成为以生态风情休闲区与漂流度假为主的旅游区,形成景观带。围绕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伏尔加庄园、东平满族风情园等主要景点进行建设和开发。同时抓好特色小吃、农家乐等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生态采摘、绿色栽种、特色饮食、休闲度假庄园。沿马家沟流域结合城市环境整治,建设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各种主题公园。提升工业旅游品牌,在巩固提高“三精”工业游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三大动力”和啤酒博物院等工业旅游产品。从而使我区旅游业发展成为集历史文化游、传统文化和异城风情游、优势资源风光游、休闲度假农家游和发展现代工业游为一体的旅游名区。

四、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通过“中兴”项目城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老城区环境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紧紧围绕和平路、三大动力路、长江路、红旗大街沿线和乐松、安埠、万达三大商圈等优势资源,引进和吸纳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及贷款担保公司入驻,发展壮大金融产品。同时积极兴办信息服务业,推进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发展传统的广告、保险、法律、会计、审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并存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第八章: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增添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深化改革

一是大力推进政策性破产工作。完成哈轧钢厂、石化机厂政策性破产工作,继续申报化工四厂、第二亚麻厂、哈纺公司等企业为政策性破产企业。二是加快存续企业的改制步伐。组织化工四厂和砂轮厂等存续企业,积极拓展招商领域,组织企业做好包装宣传,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把国有资产变现做为重点,实现彻底改制。三是积极回购企业金融债务。积极与金融机构洽谈,采取资金回购、资产置换等多种形式回购金融债务,为企业改制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抓好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引导国有厂办集体企业充分利用有关政策搞好改制工作,对其他集体企业要成熟一个,改制一个。五是搞好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和推动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小企业上市。2015年前完成和鑫集团等一批优势工业企业上市,进入融资平台。同时根据省、市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对外经贸水平

“十二五”期间,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积极兴办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一要抓好主要出口产品的生产,对全区出口超百万美元的5个重点品种和预计达到千万美元的品种重点扶持,力争到“十二五”末期,使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个,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商品1个,重点品种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0%。二要抓好重点出口企业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保认证,到2015年使全区5%的重点出口企业获得国际认证,增强应对各种贸易壁垒的能力。三要加快名牌出口商品的培育,对我区的木制品、轻纺产品、机械产品等出口商品重点扶持,争取培育出1-2个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 

三、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围绕我区机电配套、仓储物流、生物制药、包装印刷、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组织产业招商。二是围绕企业需求,进行产业链延伸,实施上门招商和专题招商,培育壮大大型骨干企业,发展配套和关联企业。三是实施开放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大力推进“以民引外”,重点调研、包装、推介一批民营企业项目吸引外资。积极推进“以外引外”,动员和鼓励经营业绩佳、市场前景好的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扩大投资规模。四是积极承接国外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吸引战略投资者进入我区,同时加强与央企和外省市的合作。“十二五”期间引进亿元企业和项目100户,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50户。

第九章: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经济强区、靓丽城区、和谐新区”的建设步伐,使我区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提供发展平台。

一、继续改善人民居住条件

继续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启动并完成拆迁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涉及被拆迁居民18000户的棚改项目建设,“十二五”期内全面完成主城区的棚户区改造。

二、完善城区路网结构

以现有的城市道路及公路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修建打通道路40条,新建车型道面积392万平方米,新建人行道面积161万平方米;通过建设华山路、幸福路,拓宽、改造旭升街、香滨路等街路,实现“繁荣中心区域、提升中间城区、改善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计划五年建设街路总长约为3.63万米,车行道面积约为41.7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约为21.4万平方米,加强道路维修和挖道复旧,确保路完好率达95%以上,道路修复率达100%;同时提高乡镇公路运输能力建设,计划投资11亿元,重点建设哈成公路化工路至香阿界段改建工程和江南中环路香坊段改建工程,全长约40公里。

三、加快生态型园林城区建设

大力实施拆墙透绿、拆棚还绿和桥体垂直绿化。建设一批设计主题鲜明、生态功能完备、植物配置合理、综合设施齐全的精品公园、游园,建设中国亭园,不断充实我区精品园的数量和质量。继续办好“菊花展”,并努力创新品牌,争取提档升级为国家级展会。到2015年,我区将新增绿地120公顷,新植树木2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30.35℅,绿地率达到28.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04㎡。同时,推进绿色小区创建,使城区内居住小区全部达到绿色小区标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城市管理

树立大城管意识,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坚持管理、执法和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精细化目标。一是完善数字城管网络化指挥系统,与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城市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全面实施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制度和推行垃圾收运管理新体系。提高机械化清扫街路的水平,规范垃圾收运管理和作业服务行为,积极探索多元化清扫保洁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目标。三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将人性化执法和服务性管理相结合,将星级考评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深入、细致推行长效化管理新举措。同时,强化日常管理,严厉查处私建乱建、制售假证的行为,抓好背街背巷和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启动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争创省级卫生城标兵区。 

五、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加强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实施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约能源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以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重点治理超标排放的锅炉和除尘设施,推进集中供热。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监控,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到“十二五”期末,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左右。

第十章:科技创新与人才强区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和人才规划,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步伐

继续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创新型城区建设。提高哈尔滨发电设备产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做大做强发电设备配套产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功能。切实加大对科技投入,围绕低碳装备制造配套、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等重点领域,以科技资金为引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积极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注重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加大人才培养与使用力度,有效配置人才资源,使人才总量基本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发展的需要。到2015年,建立培训实践基地50家,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9万人左右,年均递增6.4%。强化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以人才信息网站为窗口,以人才市场为依托,以各高校、科研院所、商贸企业为支柱的人才智力信息网络。重点围绕大项目建设、急需人才引进、人才创业扶持等方面,抓好人才工程建设,为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科学做好人才资源的整合和有效使用工作。

第十一章: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努力构建社会事业充满生机、协调发展的和谐新区。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确保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均衡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服务,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下。

二、提高卫生医疗水平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我区卫生医疗水平。一是全力推进医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二是调整制定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做到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三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四是开展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五是不断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加强文化体育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区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满足群众文化和体育需求为切入点,坚持文体为民,文体惠民。一是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打造哈尔滨国际冰雪奥林匹亚体育公园,建设香坊区文化体育中心,建设50处社区文化站,安装健身路径50套,加大社区体育场建设力度,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社区图书分馆10处,形成布局合理的图书借阅格局。二是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力度,建设慈云观道教博物馆,打造文景街文化大道,兴建哈尔滨古玩城,建设哈尔滨影视基地,建设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提升我区文体产业实力。继续打造“香飘万里”文化艺术节、风采展示大会、合唱艺术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使这些活动成为我区文化品牌的形象。

四、发展教育事业

一是深入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建设,使每一所小学、初中、高中均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标准,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使原有的品牌学校继续处于全市领先的位置,持续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三是利用网点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和师资,重点发展公办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新建8所城市幼儿园、9所农村幼儿园,新建香坊区职教中心和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四是推进内涵建设,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主题推进年”活动,稳步、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大区办强教育”的目标。

五、做好妇女儿童工作

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开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和谐、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三个方面建设。

六、加强社区建设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深化社区自治,加大社区投入,开拓社区服务,打造社区特色,抓好队伍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把社区建设成为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全区100%的城市社区建有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80%的街道建有服务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30%的社区建有服务面积200平方米的标准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力争完成服务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城市社区5个,服务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中心社区19个,100%的村启动农村社区建设,60%的村要建设成为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广场,10%的村建设成为农村社区基础建设示范区。

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向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的方向发展。拓宽就业再就业安置渠道,畅导全民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培训新体制。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养技能人才。三是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进一步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大幅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达到95%以上。四是社会保险保障民生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群众参加社会保险的途径更加灵活,社会保险服务更加高效,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扶助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创建4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4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深入开展弱势群体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救济工作制度,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尽心竭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建立资金、物资筹集的长效机制,吸引社会参与,努力扩大救助领域。

八、确保公共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监管网络,形成专群结合的管理体制。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坚决杜绝生产、消防、交通等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建立我区应急救灾工作预案,使我区的救灾制度更加完善。选择公园、绿地、广场建立区级临时避难场所,确保一旦灾害发生时,群众能迅速、有序、安全避险,减少灾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第十二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倡导崇尚科学、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持久地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认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报告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完善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办理质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做好社区建设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全区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积极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法制、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讲求诚信,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完善政务公开、行政监察、行政问责、行政投诉制度,积极开展政风评议。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完善效能建设工作考评和有关奖惩措施,加快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政令畅通。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积极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建设。

四、改善发展环境

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发展为重点,围绕社会公共利益,明确许可、审批或收费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职责,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不断探索、创新环境整治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加强档案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五、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创建“平安香坊”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完善矛盾预防排查调处机制,提高治安防控水平,依法打击犯罪。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认真做好市场价格监控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和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各类预案,妥善处理好重大突发事件。深化村务公开,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水平。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落实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

 

推荐访问:五年 二个 草案 【发改规划】香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热门文章

市场监管局干部教育培训方案

市场监管局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发布时间:2022-05-2416:15:17阅读数:0市场监管局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下面是维湃范文网小编为您推

2022年教师新课程教学总结经典范本三篇(全文)

教师新课程教学总结经典范文三篇发布时间:2022-05-1909:57:27阅读数:0教师新课程教学总结经典范文三篇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更新学科知识,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在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要

银行业工作总结范本大全经典合集(精选文档)

银行业工作总结范文大全经典发布时间:2022-05-1911:19:00阅读数:1银行业工作总结范文大全经典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本着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

2022年五一劳动教育周活动总结经典优秀范本五篇

2022五一劳动教育周活动总结经典优秀范文五篇发布时间:2022-05-1911:48:34阅读数:22022五一劳动教育周活动总结经典优秀范文五篇通过这次“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受益

国企党委书记任职表态发言范本【完整版】

2022年国企党委书记任职表态发言范文发布时间:2022-05-1910:16:04阅读数:12022年国企党委书记任职表态发言范文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四个关系,持之以恒围绕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作文优秀范本6篇【完整版】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作文精选优秀范文6篇发布时间:2022-05-1808:48:38阅读数:1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作文精选优秀范文6篇新时代,新作为。对于青年来说,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一腔报国热血

新冠疫苗接种主题征文简短五篇(2022年)

2022新冠疫苗接种主题征文简短五篇发布时间:2022-05-1814:21:58阅读数:22022新冠疫苗接种主题征文简短五篇什么是理想,革命事业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下面是维湃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演讲稿实用范本6篇【完整版】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演讲稿实用范文6篇发布时间:2022-05-1811:42:29阅读数:1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演讲稿实用范文6篇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一性质决定了团员必须

百年青年团,奋斗正当时作文优选三篇(精选文档)

2022百年青年团,奋斗正当时作文优选三篇发布时间:2022-05-1908:59:07阅读数:12022百年青年团,奋斗正当时作文优选三篇100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而

2022年度中秋节小学生征文经典范本6篇

2022年中秋节小学生征文经典范文6篇发布时间:2022-05-1813:58:42阅读数:22022年中秋节小学生征文经典范文6篇生活让我们觉得美好,也许是因为有一些节日让人感到温暖或担忧。然而,这

基层“一肩挑”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精选基层“一肩挑”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发布时间:2022-05-1810:58:12阅读数:4精选基层“一肩挑”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

2022年关于民族团结活动实施方案最新范本两篇

关于民族团结活动实施方案最新范文两篇发布时间:2022-05-1912:08:16阅读数:2关于民族团结活动实施方案最新范文两篇认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每年9月份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各社区